竹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现如今通过毛竹产业链的快速延伸从竹子到竹地板、竹家具,再到竹纤维等各种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、竹炭、竹醋液等一系列生物产品,外加各种竹加工机械的研发生产,有着“中国竹乡”之美誉的安吉县已经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竹产业体系,如今全县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与竹子相关的职业,农民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来自竹产业。2009年全县竹产业的产值达112亿元,对GDP贡献率达到30%。这里以占全国1.8%的竹资源,创造了占全国20%的竹业产值。尤其新兴的竹纤维更是被冠以第五大天然纤维,正处于市场研发和突破的关键阶段。它是介于纺织业与竹产业的一个综合类产业,是纺织业产品“以竹代棉”的创新,也是竹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体现。
然而在产品销售与出口的过程中,商标注册与保护等知识产权问题也要不断突显。从两个安吉人的一场“竹天下”商标之争便可看出端倪。同时使用“竹天下”商标的两个人,一个是喻元平,一个是李彬。喻元平及天下竹业自2006年起,曾先后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1类(竹炭),3类(竹醋化妆品),19类(竹地板),21类(竹炭雕工艺品),23类(竹纤维纱线),24类(竹纤维毛巾、浴巾、床上用品等),25类(竹纤维袜子),27类(竹凉席),28类(竹炭玩具)等十几大类“竹天下”、“BAMBOOUNIVERSE”系列商标。其中1类、19类、25类(竹纤维袜子)已获得国家商标局初审公告。而李彬一方到目前为止只是获得了第25类(服饰)的“竹天下”商标注册证,而且不包含第25类中的袜子,除此之外并没有获得其他商标注册证。因此,目前他主张的商标权益只能仅限于第25类(服饰),其他类别并不受国家商标局的保护。
从这场“竹天下”之争我们可以看出:一方在申请注册时只考虑现有产品的注册范围,没有长远的经营目标,缺乏基本的商标占位意识;另一方不在意商标的全类注册,以为少个“冰山一角”并无大碍。正是在商标培育中存在这样的思路“短板”,才给两家企业在目前的品牌经营上,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。反观日前,在安吉县局的全程指导下,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全类别注册62件“美丽乡村”(商品)服务商标的申请,该商标的申请为安吉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日益增长的出口中也显得尤为重要。靠贴牌帮人打工赚取微薄利润,制约了企业进一步拓展空间。今年该县5家已注册国际商标的外贸龙头企业,首次进入广交会后,立马看到了自主品牌所带来的巨大利益,全县外贸企业争创自主品牌抵御国际贸易壁垒的创牌激情四射。
“企业创牌激情四射,与我县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及各项品牌扶持政策密切相关。”安吉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,今年以来,工商部门在指导企业规范商标管理和使用的同时,逐步建立起保护知识产权、制止商标侵权行为的国际合作体系,引导并协助那些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外向型企业,开展商标国际注册与商标专用权的境外保护,引导一些“贴牌”出口企业逐步使用自主商标,并跟踪指导企业正确开展商标国际注册。(转载)